【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快乐与他们的生命相随 ――德化县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纪实 5月19日,我们将迎来第12个全国助残日,“关注基层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这是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据悉,德化县有各类残疾人10570人,占总人口的3.5%。其中男性6792人,占残疾人数的64.3%,女性3778人,占残疾人数的35.7%。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为残疾,他们的生活也许比平常人多了一份辛酸和苦难;因为残疾,他们的生命也许比平常人少了一份精彩和热烈。对此,全社会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用我们没有残疾的爱心去关注、去爱护、去帮助他们,让快乐永远与他们的生命相随。 帮助残疾人就业 近日,笔者来到了位于瓷都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内的残疾人陶瓷雕塑培训班。当看到由该班学员创作的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作品时,笔者真不敢相信这些作品都是出自残疾人之手。 据了解,德化县残疾人陶瓷雕塑培训班,是泉州市残联与德化县残联联合开设的全市惟一的残疾人陶瓷雕塑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陶瓷雕塑、彩绘实用技术,任课教师都是来自教学和生产一线的陶瓷行家。首期共有来自泉州市各县(区、市)的30多名残疾人参加,培训期为半年。 残疾人陶瓷雕塑培训班设在瓷都实用技术培训学校,该校还为残疾人开设服装缝纫、家电维修等专业培训班。该校已为近千名残疾人进行了培训。目前,德化县共有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2077人,其中城镇残疾人198人,农村1879人。 关心残疾人,首先要让他们就业,使他们自立。这些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成了德化县助残的一个重点。德化是一个以陶瓷为支柱产业的山区县,全县共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近几年来,德化县在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依靠社会力量,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地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以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拓宽残疾人就业面。从2000年起,德化县特教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陶艺课,聘请陶瓷工艺教师来校任教,系统传授陶瓷专业知识,并建立以德化第五瓷厂为主体的实习就业基地,构建“一条龙”的职教体系,为使聋哑生成为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目前,首届11名结业生已全部就业,有的在瓷厂里彩瓷,有的到服装厂做缝纫,有的到建筑工程队做工,解决了大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 该县残联还委托县金狮雄发时装培训中心、农函大、县科协等有关单位,为残疾人开设裁缝、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盲人按摩等专业,免费为残疾人进行技术培训。除此之外,还选送部分残疾人到永春盲人按摩中心培训盲人按摩,到晋江培训服装裁剪等。几年来,德化县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沿海山区协作、高中低层次结合,公办、托办、自办等多形式多元化的培训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培训工作。 残疾人的崭新生活 使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是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最终目的。德化县残疾人教育和培训网络的构建,使得掌握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大多找准了人生目标,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 现在在德化第五瓷厂做彩绘工作的陈文德,毕业于德化县特教学校。虽然他是一位聋哑人,但他心灵手巧,勤于工作,一个月下来工资比一些正常人还多得多。如今同车间的工友们对他总是刮目相看。他们都知道陈文德除了聋哑,其他方面并不比他们差,所以工友在工作上也是时常关照他。在陈文德的心里,尽管眼前的世界是无声的,但已明显地感觉到什么是温暖、幸福和爱了。 德化县美湖乡美湖村的林国坪、涂玉玲夫妇俩均是肢体残疾,在得知该县开设服装培训班时都报名参加了。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刻苦钻研,学得一手好技术。回去后夫妇俩开起了服装店,由于自身技术好、待客热情,生意越做越红火,月收入达800元。“有了工作,就拥有了生活的保障,也就拥有了希望!感谢政府给了我机会。”林国坪满心感激难以言表。 而由该培训中心培训的其他237名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文化程度较好的残疾青年,结业后,大部分都经介绍前往晋江、石狮、永春等地服装厂就业。有的回到自己家乡开起了裁缝店,有的则被留在该培训中心工作。从1992年开始,德化县残联与县科协加强合作,每年选送20名左右的残疾人到县农函大参加果树、食用菌、竹林栽培、畜牧兽医等专业培训,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种养殖业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春美乡古春村党支部委员兼文书苏玉山,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他先后报考了农函大作物、中草药和食用菌等专业,现已领取了省农函大3个专业的结业证书。他边学边干,应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先在自家的责任田做试验、搞示范,而后积极向农民群众传授知识,推广技术,成为小山村发展多种经营,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带头人。1995年,苏玉山还被德化县评为全县草菇生产专业户。这位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不仅用双手开创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且还带领村里的群众脱贫,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让残疾人的生命如春 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德化县残联以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白内障复明和各项康复任务,加大残疾人康复工作力度,不断拓宽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几年来,德化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20例,肢体矫正手术132例,训练聋儿20名,特需人群服用碘油丸32682人次,学龄前智残儿童训练16名。与此同时,县残联配合民政局在县医院建立了慈善门诊,残疾人只要持有残疾证到县医院慈善门诊就医时,每人次可享受药品费补助25元,免交挂号诊疗费5元。此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及时的医疗救助。 2000年,德化县城乡全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优先把贫困残疾人纳入保障对象,残疾人占了低保对象的三分之一,共有1057户215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可获最低生活保障金59742元。此外,该县还继续开展机关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挂钩贫困户工作,实行“帮、包、带、扶”到户到人,帮助贫困残疾人走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该县为了做好基层残疾人工作,所有乡镇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助理员,全县每个村(居)委会均指定一名村干部担任残疾人工作者,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址议事”。 “十五”期间,德化县残疾人事业的主要目标任务是:残疾人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残疾人自身素质普遍提高;使1434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人的教育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残疾人的就业率达到90%,残疾人享有更充分的社会保障。让我们都来关心残疾人,使残疾人的生命永远如春!□涂德望陈秋玉文/图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