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影音 | 图片 | 论坛 | 模拟驾考 | 免费取名算命 | 瓷都工具 | 留言本 | 域名 | 瓷都商城 | 汇款 | 
|
资讯首页
|
瓷都德化
|
站内新闻
|
影视剧情
|
汽车世界
|
网络文摘
|
周易八卦
|
教程技巧
|
房产信息
|
您现在的位置: 瓷都热线|诚信中国:“一就是一”(1941.CN) >> 资讯 >> 瓷都德化 >> 诗词雅文 >> 正文 登录 注册
专 题 栏 目
  • 四川汶川8.0级强震
  • 机动车驾驶员考试资料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最 新 热 门
     德化又添3个地理标志证明
     [组图]期待!德化龙门湖
     [组图]德化:“绿色动脉
     [图文]德化:造莲花美景
     [图文]德化:编织小网格
     [图文]德化龙门滩龙门湖
     [图文]福建德化县美湖镇
     德化白瓷艺术展亮相深圳
     [组图]“世界瓷都·润养
     德化:前妻婚内举债近8万
    最 新 推 荐
     [组图]期待!德化龙门湖
     [组图]德化:“绿色动脉
     [图文]德化龙门滩龙门湖
     [图文]福建德化县美湖镇
     [组图]德化各种花卉相继
     [组图]福建德化九仙山迎
     [图文]德化石牛山惊现双
     [组图]千年古瓷都德化的
     [组图]警方连捣5传销窝点
     [组图]福建民俗博物馆办
    相 关 文 章
    德化“7•4”交通事
    石牛山主峰景区暂时封闭
    旅游车翻下山崖续:遇难
    “德化旅游车翻下山崖 造
    德化一旅游车翻下山崖 造
    德化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
    德化石牛山公园19日开放
    石牛山:云中飘然的仙山
    《石牛山观日记》
    石牛山密林
    [组图]雨中登石牛山         ★★★
    雨中登石牛山
    作者:杨汝坚 文章来源:海峡生活报 更新时间:2006-7-25 22:00:19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三言两语

    这年头,以动物命名的山可谓不少,大都有牵强附会之嫌。那一天到石牛山,观赏了其秀丽的风光,有名符其实之感。

    登山,有人喜欢阳光明媚,有人喜欢细雨蒙蒙,也有人喜欢老天爷阴沉着脸。我呢,没有特别的喜好。登石牛山那天,遇到雨雾天,发现别有一番情调——

    雨中登石牛山

    石牛山主景:水池中的天然石牛

    站在德化石牛山山脚下,眼前已是云遮雾障,我们就在这雨雾中开始登山。

    我们在半山腰的石壶殿前停住了脚步。细雨霏霏,石壶殿和周围的景色一片白茫茫。始建于明崇祯庚辰年(1640年)的石壶殿曾在1939年的兵乱中被烧毁,近年来已由侨、台胞和国内乡民集资修复。殿前的龙池里,一头形态逼真的石牛卧于水中,“石牛山”这名字也许与这头牛有关吧。

    带着青草味的空气

    石牛山是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原始常绿阔叶林、次生林、针叶林和箭竹茂密繁盛,各种藤缠绕在树干上,有的卷成个大圆,有的下垂成吊椅,有的紧贴树干东攀西爬,有的像蛇在地上盘虬……缠缠绵绵,曲曲弯弯,与周围挺拔的竹林形成强烈的对比。走在森林公园里,呼吸着清新湿润又略带泥土味青草味的空气,心情真是舒畅无比。

    沿途我们还看到一种树,极像放大的盆景,枝干坚硬,形状奇特,参差错落地生长在岩石缝里。石牛山上,动物有动物的形态美,植物有植物的静态美,人们给这些景观取了很形象的名字:老龟驮经石、天鹅回眸、跷跷石、仙梯、孔雀东南飞……

    地质史中精彩画卷

    石牛山也是国家地质公园,为典型完整的放射状火山塌陷盆地,这一中生代火山口形成的山峰,满山遍野是丰富多姿的黑褐色岩石和充满神奇色彩的洞穴,崩裂和崩塌的岩块或相依,或互叠;或相连,或孤立;或平卧,或直立,形成奇妙无穷的滚石堆,有的像凝视前方的猴头;有的像探头探脑的乌龟,有的像朵花,有的像南瓜。路边一块圆锥型的石头上有波纹,像支冲天的火炬;两大片石块上部相靠下部各自分开,形成一座“石门”,门里的岩石上有一片片的金黄,一摸,是苔藓……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似经过精心的雕琢后,被人为地或成片或零散地摆放于此。

    一亿多年来石牛山地区漫长的沧海桑田的演化,构成了地质史中精彩的画卷,时光流逝,亘古不变的,是这里形态各异的象形石。

    “天下第一牛”真牛

    也许是天气的关系,偌大一座石牛山就我们几个登山者。

    “天下第一牛”横卧在主峰上,在观牛台上就可以看见它雄伟的身姿。通往主峰的路是最难攀爬的,建设者们已经在一大片高低错落的岩石上凿出阶梯,并在岩石中插入铁管,焊接成一排手扶栏杆,“天堑”变成了通途。

    我们在相叠又相离的光秃秃的岩石上四肢并用,很快就攀上了顶峰。山顶上竖着一块石碑:“八闽观日第一峰”。我们举目四望,石牛山的景色隐没在时浓时淡的雨雾中,近处的黑褐色岩石忽隐忽现,就像漂浮在云雾中。所谓“距离产生美”,就是这种意境吧。

    站在海拔1782米的石牛山主峰上,我们有一种征服者的骄傲。虽然老天不作美,我们没能欣赏到石牛山奇特的风景,但在雨中跋涉和在雾中观景,别有一番韵味。由于当晚还得赶回厦门,山上的许多景点、千年红豆杉和密布的洞群都来不及观赏和探寻便匆匆下山,留下了几许遗憾。

    文/杨汝坚         图/吴鹭虹         (海峡生活报)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点击数:734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