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金书楼 |
|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德化教育 更新时间:2005-4-11 0:26:51 |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德化县美湖乡有座“土洋结合”的土楼,它背峙苍苍大山,面前一展平畴,潺潺小溪缓缓流过。楼前一群小孩在花丛里追嬉扑蝶,一派祥和安谧的田园风光。 土楼有个风雅名字——金书楼,人们何尝想到它曾是阴风森森的“魔窟”。 “混世魔王”的魔窟 走近土楼,迎面一座大门门榍上锈刻“九牧追风”四个大字,令人感受到当年楼主不可一世的傲气。九牧即九州,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州的长官称州牧。九牧即统治天下,楼主俨然以封建主侯自踞。建楼者何许人也,乃德化人民称作“混世魔王”的林青龙。 土楼经岁月风雨侵蚀,外墙白石灰已斑驳龟裂,但仍竭力要支撑其昔日森严威风的架子。它与我们通常见到的古土楼相比较,似乎更多的“洋气”。其外围还有护楼,楼中楼。林青龙在民国时期凭借武力,称霸一方,乃德化西部及大田、永春二县边区的一代枭雄,又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建筑风格追求“中西合壁”。以墙模板夯筑三合土厚墙,墙体内放竹片、竹管为墙骨架以增加拉力强度。可活动调剂通光量的宽大的百叶窗,石雕精美吉祥图案的拱门,在民国时代的德化山区,堪称一流的“洋楼”。这种既要力求起居舒适气派,又要顾及身家生命财产安危,把中国传统土楼与近代西式“洋楼”建筑形式揉合起来,体现了楼主的特殊身份和时代社会背景。 庭院深深,中间是宽阔的天井,设有明沟暗井,便于采风通风排水。四周是高大的两层楼房,青砖砌起的方柱擎起的长廊迂回曲折,长廊尽头还有高架的栈桥,沟通两翼护楼。主楼大厅左右两侧有宽大的梯道,属敞廊式通道,旁边还有幽暗的螺旋状暗梯和暗室夹层,玄机密布,宛如迷宫。据说是为了防备刺客,遭遇不测时躲身进逸。林青龙平生杀人如麻,结怨树敌甚多,因而也时时提防遭他人暗算,真是色厉内荏。 1933年,林青龙用民脂民膏兴建“金书楼”完工后,为恐泄露天机,他竟下令将30多名参与修造暗室的工匠全部活埋,真是惨绝人寰。 民国初,林青龙趁兵荒马乱,啸聚山林,拉起“杆子”,打家劫舍,成为称霸一方的草头王。后被国民党收编,摇身一变,当起国民党军的“团长”、“县长”等职,加授陆军少将衔。他广占良田,坐收成千上万担粮租,富敌王侯,因此人们把金书楼又比作如四川大邑县刘文彩的收租院。 “镇宅寄宝”瓷公鸡 在金书楼正厅,我们见厅堂墙上竟有一个已褪色残缺的国民党党徽痕迹,震惊疑惑。林青龙的时代对年轻人来说,是很遥远很陌生的。住民许多已不认识那个“狗牙”徽代表什么,在上面粘贴奉祀“福德正神”的红帖对联。小孩们还把墙壁当作乱涂鸦的“画版”,用粉彩笔画满卡通人物、“变形金刚”和花鸟虫草,雅气中富有想象力。 民间至今还有流传很广的“瓷公鸡故事”。说的是双翰乡前清武秀才苏日禀家中有一只瓷公鸡,相传是苏氏祖先在甘肃任知州任满后带回来的“镇宅奇宝”,传为传家宝。据说瓷公鸡甚灵异,遇积善厚德者,眼珠子还能转动,还会啼鸣报晓报喜。 林青龙对瓷公鸡垂涎三尺,他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苏日禀之子苏嘉言打入牢中,严刑迫问瓷公鸡下落。苏日禀慑于淫威,被迫把瓷公鸡送到金书楼。可是林青龙见瓷公鸡不啼不鸣,破口大骂苏日禀逛骗他,勒令苏家再交一千二百块银元赎人。苏日禀被迫得家破人亡, 儿子死于非命,媳妇女儿被霸占,最后,老夫老妻悲痛欲绝,在林府庆贺春节的鞭炮声中,含冤饮恨而死。 大田县老教师章日周在金书楼牢中墙壁上血书对联: 清浊不分,吸尽德邑民众膏脂,建高楼大厦; 龙蛇奠辨,榨取西隅同胞血汗,拥美妾娇妻。 旧楼易新主 魔窟成民宅 1949年11月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德化县城,马不停蹄,直捣美湖林青龙老巢。时任“反共救国军闽中司令”的林青龙连夜纠伙窜逃莽莽山林,负隅顽抗。后在四面楚歌中暴亡。 美湖乡解放后,建立人民政权,实行土地制度改革,金书楼换了主人,分给贫苦农民。 岁月如流水,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金书楼年久失修,已颓败破旧,部分建筑物已崩塌梁倾,墙头芳草萋萋。当年迁入金书楼的第一代农民,大多已谢世,健在的已不多。年届八十的林彬老大娘和她丈夫许诗是迁人金书楼的第一代,她告诉我们,金书楼原有108间房间,暗喻一百零八座星宿。解放初,住有上百号人,近年来陆续搬进新屋,而且年轻人都进了城。现住户只剩下lO来户几十人。 许其珍老人当年随父母由洋坑村入住土楼,还是个小伙子,今年已年逾古稀。他对当年欢天喜地乔迁土楼的事记忆犹新,说如果不是人民政府,做梦也不敢想进魔窟安居,以前人们说见魔窟犹像避瘟神远远绕道走,生怕招惹飞来横祸。他全家分到房子和田地,翻身做主人。他积极踊跃投入土改,剿匪反霸斗争,当上民兵队长、土改工作队员,16岁入团、18岁入党,先后被提拔为美湖乡党支部书记、中共赤水区委副书记。许清源是解放后头一个在金书楼出生的农家子,已当了爷爷。家庭生活虽不宽裕,但也过得有滋有味有奔头。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
资讯录入:ahui 责任编辑:ahui |
|
上一篇资讯: 难忘双芹
下一篇资讯: 亲历“大小险”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