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日前,德化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龙窑,上起了新学期的第一课,感受传统文化。
德化瓷烧制技艺继去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后,传统制瓷手工技术在德化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少人纷纷寻找德化瓷烧制技艺的实物代表德化龙窑,寻找和感受传统陶瓷文化的魅力。
德化龙窑始建于唐代中晚期,到北宋时结构趋于合理,因形状似龙而得名。其窑依山势斜坡砌筑,一般长20米,坡度在10-28度之间,由窑头、窑室、窑尾3部分组成。德化龙窑结构合理,容量大,升温适度、均匀,成品率高,事故少,操作容易,因而自发明后就一直受到德化历代瓷人的青睐,从唐朝沿用至今。
20世纪60年代,德化龙窑达到了高峰期,全县有龙窑近百座。由于龙窑需要大量的木柴,自从电、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被广泛应用到窑炉技艺中,德化龙窑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如今只在德化三班、盖德两个地方才能找到它的身影。□通讯员黄鹏辉本报记者邱和军文/图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