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走近科学:香尸谜案 揭开女尸不腐原因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cctv-走近科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0 8:32:3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走近科学:香尸谜案 揭开女尸不腐原因(组图)

  女尸的服装与皇室无关

  通过对织物的纹样、工艺特色以及装饰方法的辨别,专家们首先发现,这些衣物的织造带有明显的前清时期的特点。 
 

  专家:它肯定不是清初的,也就是说顺治或者是康熙前期不是这样的,还要偏后,从纹样上来看,一个是它龙的装饰方法,龙发直立,另外海水的云头,另外海水短短的如意头,这都是雍正时期典型的装饰方法。

  按照这种说法,从1722年雍正继承皇位到1735年驾崩,不过十三年的时间,女尸显然是在此期间死亡、埋葬的。照此计算,她已经在地下埋葬了二百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却依然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这实属不易!

  可是就在我们为搞清了女尸的埋葬时间兴奋不已时,专家们的又一个发现却更加出人意料,他们认为,女尸的服装与皇室无关!

  专家:一进来看这个颜色,还有整体的纹样,我感觉跟我平常,因为故宫毕竟是清代各个时期皇帝所留下的织物,给我感觉那种的气质不一样。

  专家:就是这个风格和宫廷风格是截然不一样的。咱们传统的帝后御用服装的织造方法是,正纹样横织,也就是说纵向挂经,横向提花,那么这件衣服,恰恰和咱们宫廷的衣服相反,它是横向挂经,纵向织,实际上也就是说她的纹样呢是反过来的。

  主持人:可是,如果说这不是皇家的东西,衣服上的的龙形图案又怎么解释呢?这难道是普通人可以使用的吗?

  原来,在清代服饰制度中,只有五爪龙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家身份,因此凡是织绣有五爪龙的服饰,无论是官民均不得使用,即便是得到特别的赏赐,也应该挑去一爪后再使用。

  而即便是龙形,如果只有四只爪,则一概称为蟒,蟒是清代官员朝服上的规定图案,只是用装饰的数量区分官员的等级。如女尸身上所穿的这件织有五条蟒的朝服,只要具有七至九品的官职,就可以穿用!可是既然如此,她的身上为何又带有一品武官的标志呢?

  殷安妮:这霞帔和衣服应该是一个一品武官的女眷的服饰。


  霞帔? 难道,这件从女尸身上剪下的没有袖子,底边结有网状装饰的长装,就是传说中的霞帔?如此说来,女尸生前应该是一位诰命夫人!很快,通过这张清代霞帔的实物照片,我们印证了这一猜测。(XMW)

  所谓诰命夫人,是指封建社会受过皇帝封号的妇女,通常是高级官员的母亲或妻子,而凤冠、霞帔,就是显示这一身份的正式装束。(XMW)

  清代命妇的礼服承袭了明朝的制度,霞帔正中,与男子补服一样,也各缀一块补子。补子所绣纹样一般视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而她们使用的补子一般都比男子小些,长宽大约在24到28厘米之间,而女尸服装上的补子与此正相符合。(XMW)

  按照清朝的规定,武官的母亲和妻子,补子不用兽纹,而用鸟纹,意思是女子生性文雅,不必尚武。可是,照此规定,一品武官母亲或妻子使用的补子纹样应该是仙鹤,而这个女子为何依然使用了麒麟呢?

  专家:那么我个人认为,也许,清早期的官服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其他的原因,那就留下我们以后慢慢的探讨吧。

  主持人:看来,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和论证之后,砀山女尸与乾隆皇帝有关的猜测是可以彻底排除了。因为首先,这个女子在乾隆即位以前就已经死去了,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其次,故宫博物院专门从事皇家服饰研究的专家也证实了,女尸服饰上的龙形图案并不是我们所说的龙,而是普通官服上的蟒,那么这个女子的身份,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一位一品诰命夫人,而并非是什么怀了龙子的民女。可是,虽然我们基本搞清了砀山女尸的身份和年代,可是一位一品夫人葬在这里为什么没有相关的记载呢?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她颈部的T型伤口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如果这真是她的死因,那么一位一品夫人又是如何引来这杀身之祸的呢?通过尸体解剖检查,医学专家们终于有所发现!

  通过解剖,医学专家彻底否定了女尸生前怀有身孕一说,不仅如此,他们还对女尸的年龄提出了质疑!

  陈幽婷:说她十七八岁肯定不是,因为她十七八岁时候整个的体形和腹部的情况不会是这种样子,说老太太也不像,因为她当时的手还是比较饱满的,从手上看还是比较饱满的,对于一个40多岁的妇女就有可能了。

  的确,女尸的身材高挑,四肢修长,显然生前并不肥胖,如果是一个年轻的姑娘,那么,她的腰腹部应该更加苗条。而现在,即使是在肌肉已经脱水、内脏已经粘结的情况下,她的腰部却依然比骨盆还宽,这不能不让人对她的年龄产生质疑。

  而对于一个有过生育经历的已婚妇女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奇怪了,因为生育,会使女子腹部皮肤变松弛,脂肪也更容易在此堆积。 如果女尸真是一个已婚的女子,那么她究竟是什么人?

  为此,我们请来故宫博物院的有关专家对女尸的服装做了全面鉴定,结果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按照服装判断,这个女子应该是一位一品诰命夫人。

  棺材木质暴露真相端倪

  殷安妮:这霞帔和衣服应该是一个一品武官的女眷的服饰。

  按照医学专家对尸体的分析和文物专家对服装的论断,她应该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一品诰命夫人,是一位一品武官的妻子。可是,既然拥有如此显赫的身份,当地为何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记载呢?终于,人们在她的棺材上发现了问题!

  苏肇平:现在我们地方的棺材和她这个棺材相当不一样。

  同样是棺材,难道还有地域差别?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当地的木材加工厂。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砀山女尸所使用的楠木棺材,无论从式样上还是颜色上都与当地的棺材明显不同。

  记者:是由于年代的原因还是地域的差别?

  苏肇平:应该是地域差别,我们这个当地的棺材,这个都是协直墙,这么多年来都是延续下来这么一种形势,这种形势明显不是本地做的。

  既然棺材不是本地的,尸体会不会也是从外地运来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要在一个人死后将她的尸体运到异地埋葬呢?

  主持人:一个死后要将尸体运到异地埋葬,我想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理解,似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了落叶归根!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砀山籍的女子,可是却嫁到了异地,或者随她的丈夫在朝为官而远离了故土,那么死后她希望能落叶归根、回到家乡。于是,家人就在她死后将她的尸体成殓好,运回家乡,精心地埋葬了。

  那么由此我们推断,这个女子的死亡时间肯定是在冬天,由于这个时候气温较低,尸体不会很快腐败,这样才有可能辗转异地埋葬之后,还能保持完好。可是,如果这种可能性成立,那么,她贵为一品夫人,当地县志为什么对她没有记载呢?我们猜想,首先可能是因为她离乡多年,当地人对她的身份并不熟悉,而她也仅仅是死后才把尸体运回来埋葬;其次,那个时代是男尊女卑,如果是当地的男子考取了功名在朝为官,哪怕级别很低,县志中也有记载,而女子就不同了。记者曾经查阅过当地县志,发现能够被载入史册的女子,都是一些封建社会所谓的贞节烈女,而这种夫贵妇荣的例子我们还没看到。

  按照这种思路,无论是找不到她的墓碑,还是当地史料没有关于她的记载,我们觉得都可以理解了。
 
  但是唯独有一点我们无论如何解释不了,那就是,一个拥有这般显赫身份的女子,一个能被如此厚葬的女子,颈部为何带着这么一个足以致命的T型伤口呢?

  这诡异的伤口究竟是不是女子的致命原因?如果是,那么,一个养尊处优的贵夫人为何招来这杀身之祸?如果不是,那么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尸体解剖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原来,不同的食物种类在人体内的消化时间也有所不同。水份多的食物2小时左右就可以完全消化,油腻的和硬的食物一般4小时左右也可以消化完了,因此,胃的排空时间大约是4小时,但是,胃排空后,食物还要在小肠继续消化 ,小肠将食物中的养分充分吸收后再将残渣排入大肠,大肠又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食物残渣要到达结肠形成粪便才能最终排出体外。

  陈幽婷:一般来讲就是说我们吃进去东西以后,就是到了胰脏结肠,形成粪便以后,就储存在胰脏结肠里面,然后由神经调节经过直肠排出体外。

  可是,结肠内还有残存的消化物,对于一具尸体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陈幽婷:如果胰脏结肠里面存留粪便的话,最起码说,非常保守的时间段,应该绝对不会超过24小时这段之前她吃过东西的,这个常识告诉我们,你饿了两天肚子里面是空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这里面的粪便都应该是排出去了。

  去世前能正常进食,出土时肌肤白皙丰满,显然,这个女子不像是死于某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她的死因很有可能是某种突如其来的原因!而这个原因究竟是急性发作的疾病,还是致命的外伤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