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南海一号打捞方案获批 八百年沉船望明年出水
作者:许黎娜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3 8:54: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南海一号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世界考古史上首次整体打捞将在明年3到5月间实施。

   据新京报报道,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昨天中共三大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保护工程竣工暨纪念馆落成典礼上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阳江海域沉船“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据悉,整体打捞作业将在明年3到5月间实施。

   整体打捞尚属首次

   1987年,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这就是“南海I号”沉船。此后试探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2003年前后,考古工作者提出整体打捞的设想。

   去年年底,用于陈列“南海I号”的大型水下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在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正式破土动工。当时,整体打捞方案仍在等待文物专家论证。

   有关人士介绍,对古沉船进行整体打捞,这种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是水下考古的一个重大创新和尝试。因此,该方案数易其稿,反复论证。

   古沉船有望明年出水

   “南海I号”整体打捞方案虽然获批,但目前并不会立即进入实施阶段。国家水下考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体打捞的最佳时机是在3到5月份,打捞作业约需200个多个工作日。接下来还将对“南海I号”做进一步考古调查,然后再进行打捞。

   据报道,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体工程施工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07年上半年,世人将在这座“水晶宫”内欣赏到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I号”沉船。

   资料库
   ----------------

   如何整体打捞

   2004年10月24日,全国的考古专家在阳江召开相关专家论证会,就打捞的最终方案——整体打捞还是分割打捞进行讨论,但最终没有明确结果。

   经过多次论证,有关部门比较倾向于采用一些专家提出的“沉箱式”整体打捞方案,即用钢篮将沉船整体包住,再在船底用钢钎穿过,潜水员在海底进行打铆和焊接,最后将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一整体打捞方案的预算为1亿多元。阳江市博物馆一位专家认为,最好选择在每年的3月份至6月份打捞。这个季节的气候变化小,方便水上打捞操作。此外,“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后,将直接从海上平移进专门建设的水下考古博物馆,置于巨型玻璃缸中。有关方面表示,整个工程预计处理和捞起的泥沙、瓷器及各种文物将超过5000吨。全面发掘工作则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

   为什么要整体打捞?

   据了解,“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宋代商船已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并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考古界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

   “南海一号”除了船上的物品,该船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历史文物。沉船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两米厚的淤泥所覆盖。整艘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南海一号”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一大奇迹,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而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有人称“南海一号”最终出水,其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史料记载,从两汉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开始,我国中原及沿海地区商贩就把陶瓷、布匹、丝绸等商品装船,从广东等地的港口出发,远航到印度,再转运至埃及、罗马等地,这就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但现代历史界和考古界难以寻找到能证明它确实存在的关键性实物证据。考古学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因“南海一号”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它的“藏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模本。对这些水下文物资源进行勘探和发掘,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也很可能带来“海上丝绸之路学”的兴起。 

   因此,整体打捞是全面保护“南海一号”的最好方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