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福建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简报 | |
作者:德化古窑址考… 文章来源:《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8 0:02: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德化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屈斗宫窑址发掘简报》编写组 屈斗宫窑址位于德化县浔中公社溽中太队宝美村的破寨山上,距县城约一公里(图一)。窑址东面紧接祖龙宫废址,北面为破寨山顶,西南面也是屈斗宫窑址范围,并有通往三班公社的公路穿过。此窑址系1953年由华东文物工作队调查发现,后经省、地、县多次复查,196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MW) 屈斗宫窑址分布在破寨山南面山坡上,范围较大,东西宽约300、南北长约150米。在山坡上散布着很多碎瓷片和烧窑工具,如支圈、匣钵、托座、垫饼等,俯拾皆是。这次发掘点就在窑址靠东的堆积层上。(XMW) 这次发掘工作是在中共德化县委直接领导下,由省、地、县、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组成“福建省德化屈斗宫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进行的。参加发掘工作的单位有:省轻工业局、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晋江地区文管会、德化县文教办公室、县工业局、泉州市文管会、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德化瓷厂、红旗瓷厂、晋江磁灶瓷厂,以及晋江、惠安、永春、安溪、崇安、德化县文化馆和德化县部分公社文化站等,共四十余人。解放军驻德化某部的同志,也参加了发掘工作。(XMW) 发掘工作自1976年4月25日开始,同年7月26日结束,历时九十天。计挖探方二十一个(每个探方5X5米),揭露面积(包括扩方)共1015平方米。除清理出一座窑基(图二)外,还出土了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烧窑工具。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XMW) 一、堆积层 屈斗宫窑址堆积情况,从窑基两边的堆积看,大部分没有经过后代扰乱,只有局部堆积层由于开荒种植、挖沟、挖树根、基建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翻动。根据窑基的清理和窑基两边发掘情况看,其堆积层大概如下: 窑基的堆积层,可分为上部堆积和下部堆积。窑基上部堆积层,即窑墙以上的堆积,厚度约0.50-1.20米,灰黄色土,土质较硬础土物有:青花瓷片,白釉瓷器,如白釉碗、盏、杯、炉等;并出有支圈、匣钵、砖块等窑具和杂物。窑头附近还出有“道光”铜钱和一些碎瓷片,似属明清以后的堆积层。(XMW) 窑基下部堆积层,即窑墙以下的堆积,厚度约0.20-0.60米不等。黄褐和红褐色土,土质松软。出土物有:大量的窑砖、匣钵、托座、三足垫饼、铁窑刀等烧窑工具。器物有折腰弦纹碗、墩子式碗、高足杯、莲瓣纹碗、盒盖和盒底、小盅杯、瓶、碟、盘等。其中带字器物有“丁未年”中型匣钵、汉字“天”和八思巴文的三足垫饼,“长寿新船”、“金玉满堂”、“寿山福海”、“金玉”等字样的盒盖。在窑头附近还出土“熙宁元宝”铜钱一枚,此外还有一些支圈和芒口碗的残片。从出土物看,这层与上部应属同时代的堆积。(XMW) 窑基两边的堆积情况,从窑基自北而南的走向看,窑基中段至窑尾两边堆积保存较好。窑基中段至窑头两边堆积较差,局部受破坏比较厉害。根据发掘的二十一个探方看,其堆积层次一般可分为二层。(XMW) 第一层:即表土层。灰褐和红褐色土,土质松软。厚度约0.10-0.50米。表面长满茅草和小松树。出土物有:少量支圈、匣钵、三足垫饼和部分碎瓷片,其间还夹杂有少量铁片、玻璃和近现代青花瓷片等遗物。这层应届扰乱层。(XMW) 第二层:可分为上下两层。(XMW) 上层:灰褐色土,泥土与支圈杂夹在一起,由于山势倾斜呈斜坡状。一般厚度约0.20-0.50米。出土物有:大量支圈窑具和芒口碗,并出有莲瓣纹碗、折腰弦纹碗、铜锣盘、小盅杯、小碟和军持、瓶、罐等。(XMW) 下层:红褐或黄褐色土,土质松软,并带有粘性。厚度约0.30-0.70米不等。此层包含物较丰富,窑具有支圈、匣钵和三足垫饼等。瓷器多莲瓣纹碗、折腰弦纹碗、高足杯、小盅杯、粉盒、直道纹洗、瓶、壶及军持等。其中一些器物带有文字。有的底部还印有蒙古人头像;有的三足垫饼还刻划汉文和八思巴文字。(XMW) 从上下两层的堆积关系看,无论是烧窑工具或是瓷器,当是同一时代的堆积。与窑基下部堆积层和包含物比较,大部相同,也应是同一时代的。(XMW) 第二层以下为生土层,黄褐或红色土,土质松软,无任何包含物。(XMW) 二、窑基现状和结构 窑基依山而建,北高南低,倾斜度在12-22度之间。水平高度14.4米,方向南偏西15度。全长(坡长)57.10、宽1.40-2.95米。窑室共十七间。窑头火膛和窑床基本保存完好,仅中段以下局部受破坏较严重。窑体宽大,火膛狭小,从窑身前段和窑头的残迹看,窑头是经过改建而逐渐向窑身扩张的,估计原来的窑身可能更长。火膛略呈半圆形,宽1.65、深0.50米。火膛与窑床交界处残留五个通火孔,孔宽0.12-0.77米。(XMW) 窑室一般呈长方形,各室长短不一,第十间最长,达3.95米;第四间最短,仅2.45米。(XMW) 窑壁后半段保存较好,两壁残高0.13一0.60米,后壁残高0.40米。窑壁一般用长0.30、宽0.20、厚0.09米的土砖(或砖)砌成,局部残留烧结面。窑壁一般成直线,仅第十五间窑室西壁中部外凸,呈“ζ”形。(XMW) 窑底两边设有火路沟,并保留有烧结面,宽0.12-0.22米。窑底斜平,有分室,但不分级,上铺石英细砂,然后放置匣钵或托座。(XMW) 室与室之间有隔墙(或称挡火墙)和通火孔(或称通气孔),其中以第十六间和第十七间中间隔墙保存最好,长2.23米(不包括火路沟)。隔墙用砖砌成。由残墙看,隔墙原来可能由底部砌叠至窑顶。每堵隔墙有通火孔五至八个。一般长0.20-0.22、宽0.08-0.19、高0.26米。(XMW)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