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泉州科技创新大赛,龙浔小学再创佳绩
作者:郭仙仙  文章来源:东南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3 0:47:20  文章录入:ahui  责任编辑:ahui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再创佳绩,获得项目创新的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8个及科幻画的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8个等奖项。前不久,该校的2个项目在第二十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均获得一等奖,占全省小学类的2/5,特别是《多功能学习用具》的制作者郑杰锋同学同时获得“最佳展版制作者”和“最佳讲解者”,一度成为大赛的焦点。

  据悉,该校已连续在第十九届、第二十届等两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这也是我省惟一连续两次获该奖项的学校,人们不得不对这所来自山区的小学刮目相看。

  寻找身边科学

  因为停电,供氧器不能供氧,鱼缸里的鱼全死了,郑杰峰同学用废弃的输液瓶、输液管等物制作了《无电充气泵》,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学们上数学课,经常要用到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学习用具,画一个图形有时要换多种学习用具,而在涂标准卡时不是涂得超出就是涂得不到位……能否将这些学习用具合为一体?郑杰峰同学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制作了集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学习用具为一体的《多功能学习用具》,快速地画线、角及各种图形,快速涂标准卡,而且还可以折叠起来,携带十分方便。

  郑杰锋同学也因此获得第二十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佳展版制作者”和“最佳讲解者”,他设计制作的《无电充气泵》和《多功能学习用具》,分别获得第十九届、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三等奖和一等奖。此外,该校的《茶枯饼提取物在洗发水中的应用》也获得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的一等奖,这也是我省小学组获得的最高奖项。

  这些在全国、全省获得大奖的项目,其设计制作的灵感都来源于学习与生活中的小发明、小创造。学校每年的“校园科技节”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校的科技活动课、科技兴趣小组等载体,让他们学会了发现、调查、观察、思考、制作等学习方法,具备了思考问题、动手操作、发明创造等初步的科技能力,使他们敢于并善于打破常规思维的框框,都来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掌握并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发散思维,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进行创造和发明。

  营造科学氛围

  据校长苏金开介绍,龙浔中心小学一向重视科技教育,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逐步深入,学校不断加大科技教育资金投入,科技教育已成为该校的特色项目。2004年,该校被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科协定为“小学科技活动实验学校”、“泉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该校注重营造具有浓厚科技氛围的校园环境,科学家头像、名人画像、科学家故事、名句格言,黑板报、宣传栏中的科技小知识,“红领巾电视台”里的科技录像片、科技讲座等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还设立劳技室、科技展室,征订《动手做》、《小学科技》、《益智玩具》等报刊杂志,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屈斗宫古窑址、佳美瓷厂,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场所。

  该校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和科技活动辅导小组,认真组织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学习、交流等工作。《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促进该校的科技教育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

  学科综合渗透

  龙浔中心小学之所以在科技教育方面成绩显著,与该校拥有一批优秀的科技辅导老师是分不开的。涂培坤老师就是其中代表,他经常组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科学小论文等比赛,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动脑又动手,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实践技能。几年来,经他辅导的学生有20多位在全国、省、市、县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该校选择热心科技教育、业务强的老师担任科技辅导员,要求每位辅导员订阅一本科技书刊,辅导一个科技兴趣小组,撰写一篇科技论文;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机会,积极选派有科技特长的教师外出学习。除了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竞赛和其他活动外,该校还成立科技教育协会,为会员搭建展示才华、交流成果的舞台。

  结合各学科的教学来渗透科技知识,是该校进行科技教育的主要做法之一。在自然、科技、劳动等学科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便捷,通过对语文、数学、体育、社会、美术等学科的渗透,并有意识地设置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锻炼学生的科技能力,调动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在科技教育、热爱科学的氛围里,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生活、社会,并不断触发创造灵感,每年都创作了不少具有科技价值的作品。

  在龙浔中心小学的影响和带动下,德化县各校掀起了科技教育的新高潮。在第二届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该县80%的学校报名参赛,共有66名选手参加本次大赛,入围的优秀项目逾所有入围项目的1/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