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旧时“压舱”今日是宝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德化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6 16:56:42  文章录入:ahui  责任编辑:ahui

    畅销国外的青花瓷、独具特色的描金“广彩瓷”,还有福建的德化瓷,都是值得关注和欣赏的品种,收藏价格与同类收藏品相比仍然较低,有升值空间。
  今年“五一”长假,一定有陶瓷爱好者前往广州博物馆欣赏过在国外漂泊了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光彩第一碗”———广彩开光人物图大宾治碗的真容。这只由广州生产的外销广彩瓷器,由于其具备了直径59.5厘米,高24厘米的超大型尺寸和精美绝伦的做工,被有关专家称之为“中华第一碗”。
  因为年代的久远,“外销瓷器”的称谓相对来说有些陌生,其实,早在18世纪,瓷器就从广州十三行出口到国外,有专家介绍,当年这些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的瓷器能充当返程商船的压舱货,帮助船只抵御大风大浪。
  广州十三行是外销瓷加工点
  说起外销瓷,不得不提及外销瓷的重要加工和出货地点“广州十三行”。当年国外商人在中国订购的瓷器中,有的是现成的瓷器样品,有的是外商将设计好的瓷器图样交给行商,再由行商派人根据图样进行生产的瓷器。有的时候,还从江西景德镇运来白胎瓷,然后由十三行再进行加工。比如在瓷器上印上某个贵族家庭的徽章等,这些特殊的加工程序一般都是在广州完成的。
  但外销瓷在很多陶瓷爱好者的印象中,并不如中国官窑瓷的艺术价值那么高。一方面,外销瓷多是生活用瓷,其次,这些外销瓷的图案设计浓重而鲜艳,似乎更符合外国人的审美情趣。
  因此,很多外销瓷上的图案更凸现出“中西合璧”的韵味,像清代康熙年以后的外销瓷,图案中除中国山水、花鸟、人物外,还大量绘制了西方的风景人物、甲胄纹章。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一个青花瓷盘上,便绘有1690年荷兰鹿特丹叛乱的图案。
  外销瓷精品有升值潜力
  目前,在官窑瓷价格一路走高的背景下,许多外销瓷精品也同样以高身价进入市场。今年年初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举办的外销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18世纪40年代制作的一对带有菲利普五世纹章图案的外销瓷,就以30.72万美元成交,创下了“纹章瓷”拍卖的新纪录。一套19世纪初的广彩瓷餐具,估价3~5万美元,最后以13.2万美元成交。所以,抛弃对外销瓷精品的关注,并非明智的做法,当时畅销国外的青花瓷、独具特色的描金“广彩瓷”,还有福建的德化瓷,都是值得关注和欣赏的品种。
  据了解,目前市场价格相对偏低的外销瓷器逐渐成为投资热点。特别是“纹章瓷”和“广彩瓷”精品由于其精良的工艺和完好的品质逐渐被市场所关注。从广州本地几次艺术品拍卖会外销瓷的成交个案看,其成交价一般都在底价的两三倍左右。
  广彩均有描金,且色彩鲜明,瓷雕图案既有传统的花鸟鱼虫等,也有欧洲的景物,和青花瓷相比,属于对外贸易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新品种。而烧制始于16世纪的明代的“纹章瓷”,其图案主要是欧州诸国的贵族、显赫家族、公司、团体等,因为多为贵族,皇室成套定制,其制作水准相当高,虽然占外销瓷总量的小部分,但以“精”取胜。从目前的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这类瓷器往往也能够拍出高价。
  
  有行内资深收藏家对记者表示,由于外销瓷素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说法,目前了解行情的藏家较少,收藏价格与同类收藏品相比仍然较低,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其升值空间还会不断加大。
  小知识
  外销瓷的购销
  广州因得地理之便,当时许多外销瓷都是从广州出口。在东印度公司贸易时期,这些外销瓷的购销方法基本是这样的:公司的总部将次年需要购买的瓷器数目、型号等要求通知在广州的大班,或由商船大班等人带到广州,交给行商。假如是财力雄厚的大行商,就会派自己的代理人到瓷器的产地采购瓷器。假如是小行商,则会委托在十三行的瓷器商人代劳。
  瓷器这类大宗商品,一般都采用水路运输。景德镇的瓷器先运到鄱阳湖,再由赣江南下,从陆路翻越大庚岭,然后取北江水道南下广州。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