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泉州工作的郑先生捐了3000多块钱给家乡一所小学,让学校老师把这笔钱作为10名贫困生今年的学费。 郑先生来自德化,大儿子在家乡一所小学念书。去年他到学校找儿子老师了解学习情况,闲谈中,老师说起学校有不少学生因为家境贫困面临失学。 郑先生想起当年二叔的孩子也是得到好心人的帮助才能够上学。郑先生的二叔去世早,留下6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7岁。二叔去世一年后,二婶改嫁,6个孩子孤苦无依。正好当时县里开展扶贫工作,二叔的孩子们在不少好心人的帮助下,顺利地步入学堂。虽然学历只有小学或初中,但比起乡里一些贫困失学的孩子来说,已经很幸运了。 看到家乡的学生面临着和亲人当初一样的困境,郑先生向学校老师表达了自己想要捐助10名贫困生的心愿。郑先生并不要求学生一定成绩优异,只要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他都愿意捐助。“家乡本来就偏僻,现在不少老乡都是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或者寄养在邻居家。如果这些孩子再没有念书,小小年纪很容易变野。” 得到捐助的一名学生和郑先生是邻乡,家里得知郑先生帮助孩子交了学费后很是感激,打电话向他表示感谢。其他9名贫困生有的偶尔也会打电话或写信和郑先生联系。郑先生觉得孩子们都很懂事,这让他感到很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