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解读:孙中山《建国方略图》 | |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瓷都热线http://cidu.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3/3/2 文章录入:不详 责任编辑:不详 | |
|
|
□早报记者吴云龙 昨天,[泉州晚报]刊发了《孙中山<建国方略图>珍藏秘闻》,就建国方略图的来源做了报道。就孙中山建国方略有关福建省的整治问题,记者又作了采访。 昨天,记者了解到,《建国方略图》有关福建省的整治描述并不是很多。 《方略撮要》总共有十条内容,第一条为“交通之开发”,内容按天干甲、乙顺序分为铁路、公路、修缮运河、新开运河、治河五个方面。五个方面中,只有“甲筑铁路一十万英里”中有关于准备福建修建铁路系统的描述:“(玄)福州镇江线长约五五 O哩(黄)福州武昌线长约五五 O哩(宇)福州桂林线长约七五 O哩……(洪)厦门建成昌(南城)线长约二五 O哩(荒)厦门广州线长约四 O O哩”。 在第二条“商港之开僻”中,福建仅有一个二等港,为福州,厦门为三等港。《方略撮要》称,福州位于闽江下流,拥有闽江流域“三万方哩”的地盘,港口比较浅,再往上就到了罗星塔,建议“港之位置应移于南台岛下端近”。而位于罗星塔处、闽江左边的一支流应封闭,罗星塔以下必须范围整治成深“三十英尺以上之水道达于公海”,闽江上流亦必须以人工整治,“于是福州乃得为二等港”。 而厦门被列为三等港,载称,“厦门(思明)位于厦门岛上”,有良好的深水港,处在福建江西南部,并且与南洋相近,南洋华侨多由此出口。建议“如使铁路发展穿入内地当更开发”,更建议将厦门港面向西方,“若将此港面之西方另建新式商埠”,“则更能联络陆海为一气矣”。 除此之外,只提到将湄州港列为渔业港,文中仅记载湄州港位于“福州与厦门之间湄州岛之北方”。 德化县文史专家认为,《建国方略图》用地图形式将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体现出来在当时是一个进步,有助于研读先生的三大著作之一的《建国方略》。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求荣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就开始寻找救国的道路。在给李鸿章上书陈述改良变法主张,遭到拒绝后,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并且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治国方针策略都值得现代人的关注;孙中山奋斗的一生,中心都是围绕着他的建国方略。《建国方略图》不仅对研读孙中山先生的三大著作之一《建国方略》有意义,对研究孙中山先生一生也具有重大意义。《建国方略图》主要是一个文史研究价值。 记者随后从网上了解到,在此之前,山东菏泽也发现孙中山建国方略图。网上消息说,“近日,记者在菏泽市某个体书摊上发现一张20世纪初叶的孙中山建国方略图。该图长49厘米,宽为34厘米,比例尺为1050万分之一,它以翔实的资料较全面地介绍了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体现了他立志建设强大中国的伟大构想。”时间为2000年11月13日。此外,没有查到《建国方略图》的其他信息。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