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泉州各地年俗拾零:欢天喜地过大年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瓷都热线http://cidu.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3/1/29  文章录入:不详  责任编辑:不详


  晋江

  腊月十六“尾牙”,用蚵仔煎祭过灶王爷,年兜就临近了。故乡的年节像一个大磁场吸引着出门在外的人,连那些远在海外的游子也一拨拨乘着飞机,搭着轮船回来了。而那一搭搭卖春联的摊子,更为年节点染上喜庆的色彩。

  晋江的年俗,更多是由妇女的一双巧手来操持的。趁着天高气爽的日子,她们早已把一家里里外外,连同墙旮旯的灰尘打扫干净,完成年终的“除尘”了。接着,她们又要备办一件大事———炊。用面粉、糖、熟番薯糅合发酵的“发”,因这个“发”字吉利,从来是晋江侨乡祭祖敬神必备的食品。过年炊发还有讲究:头一个要做得特别大,放在蒸笼顶格蒸,这是大年初一敬“天公”用的“天公糕”。这个“天公糕”若发得高高,上面绽裂开来,那就是蒸得成功,是新年一年顺遂的好兆头。除了炊发,还有米、薯粉、麸头许多花样,薄薄的皮,厚厚的馅,让你在品尝食品的同时体验主妇的好手艺。

  到了廿三,是“送神”的日子,相传这一天诸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直到正月初四才回来,为了让诸神上天多说好话,各家都备办果合上供,还要烧一张“神马纸”,好让神仙乘坐着上天。按理说,诸神上天了,庙里该冷静些,可是相信“多烧香多保庇”的妇人们还是挎着装满筵碗的承篮大庙进小庙出,敬过神佛敬“地基主”、敬过往亡灵“好兄弟”。年兜日是祭祀祖宗的日子,家家备上丰盛的菜肴奉祭。有道是,没有先人哪有后人。日子过好了自是不能亏了祖先。

  春联贴上了,初一清早用来敬“天公”的鸡鸭三牲也已准备好,该是做年夜饭的时候了。年夜饭照例要有鱼,取“年年有余”的吉兆。乡村现在也时兴起吃火锅了,一家人围着火炉吃团圆饭,热热和和的。对海外归来的华侨来说,家乡的“传统菜”———炒米粉、芋圆、菜包、吃起来却更有滋味。无论吃不吃,大年夜还得煮些米饭,盛放着过夜。米饭上置放着芋、红枣、红柑、钱币,用来祈祝未来的日子多子、多福、多财和丰收。

  最高兴过年的是小孩子,因为他们可以从大人那里分得压岁钱,还可以尽兴地放鞭炮和烟花了。城镇中虽然禁放烟花爆竹,可是只要你肯走出家门,照样可以听到四周乡村热闹的爆竹轰鸣,看到满天的火树银花。

  在乡下,大年夜还有一项传统节目———“跳火群”。门外燃起一堆熊熊的篝火,大人小孩一个个越过火头由外朝里跳。据说,跳过火堆,附在身上的不祥之气就全祓除了。妇女们是不参与“跳火群”的,她们喜欢闲适地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节目,待到篝火将熄,才出去把余烬拨入火盆,端进屋里床下,以祈祝日子长远兴旺。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四处爆竹声又响成一片,妇人们离开电视机,张罗起“敬天公”典礼。三牲、果合、清茶、金楮一样样摆满案桌。三炷清香燃起,人们要在这一年开端之际,凭借氤氲的信香,向冥冥上苍传达信息,表达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粘良图

  永春

  永春县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桃源县,至今已经有1070年的历史。永春春节仪节繁多,许多极富地方民俗色彩的吉庆活动仪节依然留存至今。

  春节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男女老少,子夜即起,燃放爆竹“贺正”,预祝新年喜气临门、万事大吉、出门平安。当地民众大多在自家厅堂上摆放柑橘、蜜饯,煮圆子汤,燃红烛,放烟花,见面互道恭喜,晚辈向长辈、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客至,主人拿出金桔糖、烹茶,让客人“吃甜”。旧时,正月初一的禁忌很多:不可用刀切物,以示戒杀;不用扫把扫地,曰:新年纳福;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不吃稀饭,曰“半途遇雨”;穿新衣,曰“去旧迎新”;不赤足,惧打坏器皿等等。如今,虽然许多旧时不合理的规矩和俗成已经取消,但是还有许多富有寓意的习惯依然保留了下来,倍增节庆气氛。

  天公生从正月初一至初四,人们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约定俗成,初九为天帝诞日,曰“天公生”。是日,家家杀鸡鸭,蒸甜糕,备办酒菜以敬奉天帝。从初九子时起,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厅堂点燃红烛灯,曰“天公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宵农历十五,元宵佳节,又称“上元”。此节,永春乡下民众聚集祖厝,各族各房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排列齐整,或跪或拜,口中念念有词,举行拜祖典礼。有实力的乡族还在祠堂前日夜上演社戏。上元夜,乡亲纷纷弄狮、舞龙、游灯、“请火”、跳神戏。据永春民间有些姓氏规定,凡本族人前一年出生男孩,必须添纸灯一只,曰“添丁”。□孙传勇

  德化

  儿时的春节,德化话叫“做过年”。

  农历正月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着做“米”,用细辗磨成的米粉蒸成圆盘状的“米”,有淡的有甜的有咸的。这是过年的一道大菜。

  旧时乡村大多无电,每座屋子大门外,由儿童捡取柴枝“燃火盘”,意为丰年以烧柴火报天。当夜灶里“掩火种”,意为兴旺。晚饭后,合家围坐边侃边搓糯米、薯粉“丸”,供春节招待客人“甜嘴”。通宵不睡,“守岁”,以期长辈长寿。

  正月初一,德化民间俗称“初一早”。是日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贺正”迎新年。起床穿上新衣服,便出门挨家挨户串门拜年,先给本族长辈拜年,越早越够礼节,常常兜了一大圈重回家门,天还没亮。上门做客,客人先在主人门外放鞭炮,主人送客也回敬鞭炮。炮纸屑遍地,但春节期间不能清除掉,一是怕“扫掉财气”,二是鞭炮纸屑愈堆愈厚,显示主人阔气、客人多。

  春节早餐是甜汤圆、甜米粥,多素菜,吃“蒸岁饭”、“长命菜”(整株的芥菜或菠菜),象征人人食足寿长,忌吵架,不说不吉利的话,也不扫地。正月初二是民间“女儿节”,出嫁的女儿要同女婿携礼回娘家探亲,娘家要备丰盛午餐接待。

  德化民间春节旧时从初一至十五,但正月初五后,群众大多开始忙于各自生计农活,故俗称“断五”,除了远方亲朋,很少再串门拜年了。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即“天公的生日”,是日前夜,家家户户要杀猪,大厅堂要摆供桌,燃香遥祀苍天,祈祷新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德化民间称为“上元”,家家团聚会餐,张灯结彩,鸣放鞭炮。大路边还搭起一座牌楼,舞狮奏乐,县城迎“城隍巡城”,农村同样迎神闹元宵。在野外放飞里装烛火的“天灯”。如逢生男孩,于元宵节备彩灯一盏悬挂祖厝祠堂。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敬祖,并到外祖父家报喜。□徐艺星

  南安

  元宵佳节,英都的游灯赏灯活动别具一格,其中“拔灯”和“迎郡主”名闻遐迩,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民俗内涵。

  英都元宵佳节的“拔灯”活动由来已久。早在宋元时期,以泉州港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每年夏冬雨季,泉州郡守和市舶司官员率领外国番商使者,在九日山下昭惠庙举行隆重的祈风仪式,拜祀海神盛极一时。泉州各沿海港口、内河驿渡码头纷纷建海神庙,英都昭惠庙便是其中之一。英溪水九曲十八弯,船工用驳船航运,把英都的粮食、丝绸、薪炭、茶叶、笋干等运到泉州。为祈求航运顺利,船工都到英都码头拜祀。通常逆水行舟需拉纤,俗称“拔船”。英都昭惠庙每年元宵灯节活动,乡人把逆水行舟拉纤和喜庆迎灯活动结合起来,产生了“拔灯”民俗游乐活动。

  “拔灯”的组织者,事先备好特制的数条粗大的长缆大麻绳,各家各户带来各式灯笼,每盏灯笼间隔二尺左右,挂在大绳上,每条可悬挂数十盏甚至一百多盏,称为“一阵”。数条连成数阵,选择一名体形剽悍的男子为首,前头打起两把大火把,并排行进为主导。后面数十人紧扶灯绳呼喊着快步紧跟,生动地再现当年英溪船工拉纤时逆水行舟奋力拼搏的壮观场面。

  通常有十多“阵”,多者二十“阵”左右,各“阵”之间,“大鼓吹”、“花鼓唱”、“车鼓舞”、“南音弦管”、化装戏艺掺杂其间,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鞭炮、火花、烟火持续不断,又把欢乐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拔灯”队伍从英墟街昭惠庙出发,经后店、鞍后巷、沿荣山北侧依山势逐步登高。灯阵行至山脊之间,前导的两把耀眼的火把,时而高举,时而落下,后面灯笼顺着山势绕成一圈圈灯笼阵,倒映在五世祠堂东轩、西轩门口的两个大池里,水天相映,灯火闪动,五彩缤纷,灿烂非凡。

  每年元宵佳节,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连续三个夜晚,英都特别热闹。村街上人来人往,观灯游赏,小孩举着公鸡灯、凤鼓灯追逐奔跑。忽然,谁喊了一声:“郡主来了!”“郡主来了!”顿时,欢腾的灯街停止了喧哗,男女老少探头张望着。只见从霞美村抬来一顶花轿进入英墟街,沿途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不断。尾随在花轿后面的是舞龙长阵。

  原来,清初开国功臣洪承畴之孙洪奕沔被满族王爷招为女婿,称为郡马。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但郡马、郡主都住在京都,家乡宗亲想一睹郡主的风采,不时发贴邀请郡主回家乡。郡马便请京都巧匠雕一尊郡主塑像,千里迢迢从京城送来英都。瞧,郡主头戴凤冠,插满玉簪,身穿粉红衣裙,是那样文静端庄,如花似玉,犹如天仙下凡一般。郡主的塑像由洪奕沔宗亲保存,每当元宵佳节,便用花轿抬“郡主”出来观赏花灯,也让家乡人一睹郡主的风采。花轿前南音清唱,花轿后龙队狮队,争相起舞,英都元宵之夜闹个通宵才散。

  这是清代英都元宵佳节动人的一幕。200多年过去了,每当元宵佳节,英都人依然举行迎郡主的游灯盛会,以志英都人对郡主的敬奉和欢度元宵之情。□李辉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